成都为什么叫锦官城(锦城),花重锦官城?

我们课本上都读过杜甫的诗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 ”,就像从诗里嗅到了草木清香,看到了花朵上还沾染这水珠的样子。

这诗里的“锦官城”,就是成都的别名。

那么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官城呢?

“锦官城”的由来有以下说法:

成都自古有“锦城”和“锦官城”的称号,大多来自历代诗人那些流传千古、脍炙人口的诗句。其中,最不遗余力描述成都美丽的是为躲避安史之乱、客居成都四年的唐代诗人杜甫:“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”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”

为什么诗人会把成都称为“锦官城”呢?

一种说法来自南朝李膺的《益州记》:“锦城在益州南、笞桥西流江南岸,昔蜀时故锦官也。其处号锦里,城墉犹在。”

又说在唐宋时,成都芙蓉似锦,因此成都也称作锦城。据《成都古今集记》载:“孟蜀后主于成都城上,尽种芙蓉,每到深秋,四十里为锦,高下相照,因名锦城。”

《蜀梼杌》里记载:“蜀昶广政十三年九月……城上尽种芙蓉,九月盛开,望之皆为锦绣。”

但流传更广的说法是,三国时期,成都的蜀锦成为重要财政收入之一,朝中在西南地区筑锦官城,因此成都也被称为“锦官城”、“锦城”,锦官城的称呼由此产生。

早在汉、晋时期,蜀锦就风靡天下。六朝以后至隋唐,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所销蜀锦,大都是成都生产的。

成都和蜀锦的渊源

在甲骨文中,“蜀”字就是蚕的象形字。第一代蜀王就名为蚕丛氏,可见蜀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蚕。

锦,是丝织品中的精品。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汉魏织锦很多,包括从新疆古墓和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实物,都是古代成都生产的蜀锦。

三国时期,蜀锦成为热销商品,更是蜀国的重要财源。诸葛亮曾说:“今民贫国虚,决敌之资,惟仰锦耳。”直到蜀亡,国库尚有锦、绮、彩、绢各二十万匹,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。

然而,织锦脆弱易损,千年前的古锦更是难以留存,即使是“锦城”成都,至今也没有出土过一片从汉代到唐代的蜀锦残片,因为成都潮湿,这些纺织品很难保存,只有在新疆、青海等比较干燥的地方才有蜀锦出土。

 

1949年以后,蜀锦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,成都蜀锦厂工人多达2000多人,有织机500多台,产品全部用于出口,行销世界各地,上个世纪80年代,产值就已经超过了亿元人民币。后来企业陷入低谷,直至消亡。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